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护航学生健康成长(教育时评) |
文章来源:李宰镇 发布时间:2025-04-05 17:40:43 |
该系列丛书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编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近五年,河北关闭钢铁产能近亿吨,几近包揽全国任务,仅2015年全国淘汰的钢铁产能就有过半集中在河北,而且未来两年河北淘汰钢铁产能的力度,将是过去五年的近两倍,仅2016年将压减炼铁产能1726万吨、炼钢产能1422万吨,退出煤矿50处、退出产能1309万吨,这是硬性指标任务,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完不成任务就要被追责。凡事都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任何的客观规律都是按其特有的轨道运行,而去产能是大势所趋,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我们必须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谁去的快去得彻底,谁就有可能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赢得先机。 今年以来,钢铁煤炭价格上涨,一批企业加快恢复生产,完全将去产能计划安排抛之脑后。去产能,是硬性任务,要不折不扣地完成,河北是有信心的。5月26日,河北省召开钢铁煤炭去产能攻坚战动员会,明确提出强化政策支撑,坚持多措并举,兜住民生底线,稳妥做好职工安置,积极筹措资金,全力破解瓶颈制约,相关部门和企业立下军令状,唐山、邯郸等去产能重点地市表态,绝不增加新的钢铁产能,绝不让已淘汰产能死灰复燃。据悉,到2020年,河北钢铁产能要压减到2亿吨以内,有60%的钢铁企业将要关闭、整合。重压之下方为勇,河北坚定去产能的信心,化压力为动力,从容应对、主动作为,为确保完成今年任务,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企业、项目和责任人,将压减任务量明确到每台设备、每个矿点、每个时间节点,层层加压,夯实责任,加快推进钢铁煤炭去产能。 就河北省来讲,当务之急就是钢铁、煤炭去产能。从这点来看,去产能是必须完成的硬指标硬任务。后期价格运行的外部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性仍然较强。 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重新核发中央5个部门的收费标准。16月份平均,PPI同比下降3.9%,跌幅比去年缩小0.7个百分点。二是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方案平稳推出。(四)持续加强价格法制建设。 工业品价格将低位波动。(二)PPI降幅逐月收窄。 今年上半年,价格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农产品价格存在下行压力。(二)积极推进实体经济降成本行动。高铁动车组、普通旅客列车软座软卧票价由企业依法自主制定。 而中西部地区的山西、新疆、甘肃、黑龙江PPI同比跌幅分别高达11.9%、11.3%、10.8%和9.1%,表明经济调整压力、困难和风险仍然主要在原字头、初字号行业集中的地区。各月跌幅分别为5.3%、4.9%、4.3%、3.4%、2.8%、2.6%,跌幅逐月收窄,呈现出较强的回稳势头。从31个省(区、市)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看,16月,东部地区的广东、福建、上海PPI同比跌幅分别为2%、2.5%和2.7%,明显低于全国3.9%的跌幅。综合考虑上述情况和翘尾弱化等因素,预计下半年价格总体呈稳中偏弱态势,CPI平均涨幅略低于上半年,PPI降幅继续收窄。 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CPI)平均涨幅为2.1%,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平均跌幅为3.9%,均处于合理区间。而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等其他新兴经济体通货膨胀较为严重,15月平均,上述国家CPI涨幅分别为5.4%、8%、9.8%、6.4%,大幅高于我国,特别是印度经济高增长伴随了较高通胀,俄罗斯和巴西更是处于经济负增长、物价大幅上涨的艰难时期。 国内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需求疲弱的状况一时难有大的改观。(三)影响因素高度集中。 一是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步伐加快。15月平均,美国、欧元区、日本、韩国等发达经济体CPI涨幅分别为1.1%、0%、0.2%、1%,明显低于我国。适时发布生猪市场价格预警信息,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冻猪肉出库,稳定市场预期。加强对通货紧缩风险、生猪蔬菜价格走势、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交通运输市场运行情况等重大价格问题研究,向国务院提供高质量的专题分析报告。一、价格运行总体平稳,CPI先扬后抑,PPI逐月收窄上半年价格运行的特点较为突出,可以概括为5句话:CPI涨幅先扬后抑、PPI降幅逐月收窄、影响因素高度集中、区域走势明显分化,处于国际偏低水平。在蒙西、深圳和湖北、安徽、云南、贵州、宁夏5省区先期试点后,新增北京、天津、冀南、冀北、山西、陕西、江西、湖南、四川、重庆、广东、广西等12个省级电网和华北区域电网,试点范围覆盖全国近三分之二省份。 指导地方公布涉企、涉进出口、涉行政审批前置经营服务收费三项目录清单,政府定价的经营服务收费项目减少60%以上,地方涉企收费减负金额超过340亿元。16月份,CPI同比上涨2.1%,涨幅比去年同期扩大0.8个百分点。 全面清理1978年以来价格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近2000件被废止。我国价格总水平走势与全球主要经济体基本一致,涨幅高于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大幅低于印俄巴等新兴经济体。 从以上对比情况看,我国价格运行较为平稳,相较于经济较高增速而言,价格涨幅处于国际偏低水平从相关指标看:工业用电量增加。 此外,线损因素拉动7月份工业用电增速上升2.3个百分点。1-7月份,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同比增长61.5%,电车制造增长39%,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增长24.2%,核辐射加工增长18.8%,通信设备制造增长18.5%,核燃料加工增长16.1%,电池制造增长16%。1-7月份,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6.2%,增速较去年同期回落0.1个百分点。用电需求上升有极端高温天气的影响,也显示出电力自身及汽车、电子、医药、化纤等行业生产较为活跃,对工业生产的支撑作用明显。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9998.2亿元,同比增长6.2%,且各月利润均实现增长,扭转了去年利润持续下降的局面(2015年工业企业利润比上年下降2.3%)。6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同比下降1.9%,降幅比5月末扩大0.8个百分点,已连续3个月同比下降。 作为全球最大的基础工业品出口国,出口改善有助于我国工业经济运行趋稳向好。二、工业结构继续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初显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长延续加快态势。 一方面,高温酷暑用电量增加,而部分企业停产检修影响生产。(作者系国家统计局工业司司长)。 上半年,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4.4天,同比减少0.6天。今年以来,工业增加值增速基本围绕6%上下小幅波动,结束了前几年大幅下滑态势,阶段性企稳筑底走势明显。四、短期波动不改长期向好势头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增速较6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极端高温天气和洪涝灾害对工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短期影响。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决策、精准调控、综合施策,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呈现出阶段性筑底趋稳、结构优化、效益回升的向好态势。 其中,7月份同比增长10.7%,增速较6月份加快1.9个百分点,高于整个工业4.7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增长加快。1-7月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占工业比重12.1%,占比较去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 其中,7月份同比下降3.1%,降幅较6月份扩大0.7个百分点。7月份,我国许多地区遭受极端高温天气和洪涝灾害,对工业生产的正常运行产生了一定短期影响,当月工业增加值增长6%,增速较6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 水泥、钢铁、有色、电解铝、平板玻璃等行业的产成品存货同比分别下降12.4%、14%、7.7%、20.5%、15%,降幅均大于产品销售,去库存状态明显。1-7月份,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94.6%,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增长37.7%,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增长36.7%,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增长26.4%,工业机器人增长27.2%,手机增长23.8%,光纤增长31.3%,光电子器件增长18.4%。 |
相关资料 |